走进生医
gai kuang
生医历史

生医40年,主要发展阶段如下:

一、使命担当,砥砺前行(1979-2001年)

生物医学工程是工程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高度交叉的学科,它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探索生命、医学与健康的新奥秘,研究开发创新型的医疗仪器设备、诊治方法、材料制剂等,促进人类健康。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点之一,1979年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成立,1979、1982和1986年起招收硕士生、本科生和博士生,1998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成立和发展,凝聚了一批老教授艰苦创业的心血,也汇集了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锐意进取的努力,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二、新世纪新机遇,医工交叉,协同创新(2001-2010)

2001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成立了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整体划入医学院,并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在医学院建院早期,生物医学工程系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抓住新世纪医疗健康的发展机遇,生物医学工程系不断拓展学科资源,加强与医学的交叉融合。2003年,生物医学工程系入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生物医学工程系叶大田教授奔赴深圳,开辟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点;2006年,程京院士携医学系统生物学团队融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系凝练并明确了医学影像、神经工程、微纳医学与组织工程三大学科方向,在脑-机接口、生物芯片等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截至目前,仅生物芯片研究方向已获授权专利360余项,专利转化率近50%,转化为生物芯片类产品及配套仪器共70余项,全国近50家三甲医院投入使用。

三、新力量新活力,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20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清华生物医学工程系主动服务全民健康事业需求,立足清华“新百年”学科建设与发展目标,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作为全国2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点之一,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

作为清华大学首批试点院系之一,生物医学工程系2012年落实了人事制度改革,从海外一流大学招聘了10多位中青年学术骨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生物医学工程系有教师31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千人计划学者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多位青年教师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青年长江学者等奖励资助。

生物医学工程系概况

一、学科定位与沿革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工程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它将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和生命科学的原理与方法有机结合,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等多层次发展这些领域的新概念和新知识,研制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促进健康的创新型医疗设备、生物制剂、生物材料、生物过程、植入设备等。生物医学工程是极具前景的朝阳学科,将带动整个工程学科、医学学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1979年创建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是国内首批建立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点之一。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6批准为博士点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8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调整到医学院,并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近10年来,本系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办学实力空前提升,为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优质资源。本学科现为清华大学2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之一,2017年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仅两所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入选),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A-等级。2019年面向全校各院系本科生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辅修专业,同时成为全校“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辅修专业”之一。2019年启动了“清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双硕士学位项目,首批学生将于2019年8月入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经工程、医学影像、微纳医学与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仪器等。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本系已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建立了先进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开出了近20门高水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编写并出版了20多部教材和专著,其中3部教材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2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先后荣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9项,建成“清华大学精品课程”5门。

本系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获得了广泛的称赞,培养的学生以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学术作风,得到了国内外学术和业界同行的广泛认可。毕业生中既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也有医疗仪器产业的领军人物。绝大部分毕业生成为了教学、科研、产业及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其中,我系毕业生徐航等所创立和领导的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医疗设备企业。

二、教学基地与研究机构

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教学、科研基地集中在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现已建立了独立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和一批有特色的科研实验室,不同年级的学生将在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中,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参与科学研究,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训练。

目前本系设有以下教学实验室:

(1)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实验室;

(2)医学成像与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室;

(3)医疗仪器实验室;

(4)生理与电生理实验室;

(5)清华大学-美国德州仪器公司联合DSP实验室。

本系的主要科研方向包括:

(1)神经工程;

(2)医学影像;

(3)微纳医学与组织工程;

(4)生物医学仪器。

三、 师资队伍

生物医学工程系拥有一支精干、知名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32人(不包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其中教授、研究员21人。教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2人,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IAMBE Fellow)1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研究院院士(AIMBE Fellow)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获奖者3人,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获得者2人。多数教师曾在国外名校留学深造或访问交流。

四、主要研究方向与成果

近年来本系瞄准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前沿,结合自身优势确立了重点发展的四大科研方向:

(1) 神经工程——现代神经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致力于为神经科学研究建立新的技术平台,并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脑-机接口、神经信息解析与脑功能成像等,多项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前沿水平。2017年成立了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

(2) 医学影像——现代生命科学、医学与电子、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在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医学图像处理方面有很好基础。2010年成立了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致力于从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到生物分子水平成像的前沿研究,并为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无创、实时、动态的新方法与新指标。

(3) 微纳医学与组织工程——现代生命科学、医学与微纳米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成立了清华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和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为重大疾病预测、预防、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生物芯片等新平台和新方法,并研究开发高性能的生物医学材料及仿生的人造组织。

(4) 生物医学仪器——现代生命科学、医学与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开发创新型的医学仪器设备,服务于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也服务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基础研究。

近5年本系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00余篇,申请或授权专利200余项,获得各种科研奖励50多项。

科研工作有效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系特别强调研究型、实践型教学,多数专业核心课程都设有实验环节,所有学生将在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实验探究方面经受严格的训练。70%以上的本科生自大学二年级起进入专业实验室,在教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领略学科前沿。一批学生积极从事科创活动,获全球“数据科学杯”竞赛冠军,英特尔全球可穿戴创想挑战赛亚洲区冠军,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优胜奖,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金奖,清华大学“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一等奖等重要奖励。在连续3届国际脑—机接口竞赛中,我系学生获多项第一,得到了同行国际专家的广泛认可。

五、 毕业生发展前景和就业去向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领域广泛、发展前景广阔,本系的毕业生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在工作中大有用武之地。近年来本系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

(1) 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重点高校、科研院所);

(2)创新型医疗仪器设备研发企业;

(3)自主创业;

(4)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特别是医疗卫生管理部门;

(5)医疗健康产业研究与投资、咨询;

(6)大型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中心;

(7)IT、电信、精密仪器等相关行业。

近5年来,本系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的约134名本科生中:

(1) 国内免试攻读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者:70人左右,约占52%;

(2)出国深造者:53人左右,约占40%;

(3)国内就业及考研者:11人左右,约占8%,主要就业去向为医疗仪器设备研发企业、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以及IT等相关行业。

本系近5年毕业的研究生中,超过90%的博士生和超过70%的硕士生继续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相关领域的核心工作。学生以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学术作风,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业界的广泛认可。